上来聊点话题:
大约是疫情刚爆发没多久,此时大家对经济上比较担心的是 “通货紧缩”。为此我还专门“跟屁虫”一样的在星球写了下 通缩的话题。结果没多久
1、我国太牛逼,很快扼制住了疫情
2、欧美等各个国家开始经济大放水
于是,通缩 这个词 也就没人再提了。
前几天的A股爆锤等事件就不多说了。 之前和群友讲过,A股最坏的并不是美帝,而是国内的机构,乘外围利空狗一样的砸盘割韭菜,哎~~~~
那么最近阶段,新的词汇又开始流行。那就是“双循环”。今天随手写写
另外:“国内大循环为主体“ 也是 他们 重点强调的基调
概念:
“双循环”概念主要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利用国内内需潜力,通过国内“内循环”接力稳增长。
应该说,“双循环”是 他们在 目前外部环境有剧烈变化的环境下做出的一个“准备工作”和底线布局。
这项工作其实早就开始做了。并不是到了川建国时代才开始布局。
一、先说个房价观点
首先划重点,要考:
我国经济三驾马车:投资、消费、出口
出口:这个词很屌、 我国过去N年到底为啥能长这么快,已经不是啥秘密了。
从浅显的角度理解就是: 开放国门 –> 出口生产为主导 (疯狂出口,不负责消费) –> 得到的钱进行房地产建设,以此形成房地产为核心资产的经济动能 –> 此动能带动企业行业的发展
那么问题来了,老外开始推推搡搡了,那么以前的 循环路线就难走了。在发展内循环的角度上,高房价必定会成为内循环为主体的障碍。
因此这里们 “房住不炒“一定会更加坚定。因此在房产投资这块,除非学区房。其他个人觉得风险开始上升。
卡房价有啥手段? 其实很简单,卡贷款就行了
二、外循环的难点
这个很早就发现了,大约08年的次贷危机。让 “他们” 意识到过度依赖外循环是有很大风险的。于是从那一年开始,已经开始逐步降低 “出口”这辆马车的依赖度
1、 几十年前,是我们不想和外面做生意,把国门关了。现在我们如此开放,打开大门,结果外面tmd扭扭捏捏起来了,动不动就推推搡搡、动不动就退群,已经和泼妇没啥区别了。
2、新冠肺炎。 本以为小范围搞搞算了,结果没想到变成了全球事件。这本身造成了各个国家之前的外循环体量的减少。
3、还是肺炎。没想到我国执行力这么厉害。很快遏制住,而且很快开始经济复苏。国外包括老美被病毒弄成了一坨屎。这种情况下,老美不开心了,如果此时不打压中国更待何时? 就跟打游戏一样,再不打压,后期就要起来了。
于是,外部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“及其古怪”的变化。这里面,新冠肺炎是催化剂。
三、内循环为主体的情况下,我们应该关注什么产业 和投资机会
说实话,我不知道。也没人能猜得准。
历史上,每次社会环境发生大的变化 都会催生出一些机会。机遇和风险并存。
这里 我只打一个我能看到的现象:就是企业结构化。好的企业越来越好,竞争能力不强或烂货企业就要被淘汰。 股市里看的也很明显了
有些话不能讲,这里打个比方。譬如 我们生产100个苹果。分别给5个人吃。
对于以前来说,有2个人是中国人,另外三个人是老外,老外当中一个还是黑人
那么这100个苹果就是我们的产能
好,现在内循环为主体的情况下,会发生啥?
很简单,100个苹果只需要供2个中国人 ,最多加个黑人吃。
那么,产能过剩就出现了。这必然会导致企业优胜劣汰。生成出好苹果的企业才能继续壮大,求质不求量。
未来,我们要么好好学习,提高自身能力去好企业生产好苹果。要么捏住能生产好苹果的企业股票,满仓卧倒。
匿名 2020/07/31 15:28
写的好
匿名 2020/08/01 15:29
摇尾巴不懂屁股的那条懒狗 2020/08/06 08:44
对个人来讲是好事,对企业来讲是坏事。 赶紧多生几个孩子。